成人高考是上班族、社会青年等人群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,然而在学习之前需要先通过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。对于考生而言,掌握科学有效的复习备考技巧,是通向成功的关键。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备考阶段,今天小编也是准备了不同科目的复习攻略,希望能够有所帮助。
一、了解考试时间和科目
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考试时间目前暂未公布,按照往年的惯例,预计在10月18日-19日。成人高考分为高起专、高起本和专升本三个报考层次,各层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:
-
高起专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。共计3门,每门150分,总分450分。
-
高起本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史地或物化综合。共计4门,每年150分,总分600。
-
专升本:政治、外语和专业课。共计3门,每门150分,总分450分。
其中专升本专业课总共有8门,分别是:大学语文、艺术概论、高数(一)、高数(二)、民法、教育理论、生态学基础、医学综合。不同专业有一定的区别,大家一定要先搞清楚对应的考试科目。
二、不同类型考生备考建议
(一)零基础考生核心难点:知识体系断层,可能不知道从哪开始下手
备考策略:从基础内容切入,如比如语文重点突破拼音汉字、病句修改,英语从基础句型学起。将大知识点拆分为每个阶段可完成的小任务,例如“30天背完1000个英语核心词汇”,每完成一个目标就做标记,积累成就感。
(二)上班族核心难点:日均学习时间短,碎片化时间难以得到有效利用。
备考策略: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,比如在地铁公交,用手机APP背单词、听政治考点音频等等。在周末固定几个小时的完整学习时间,专注做真题套卷。
(三)宝爸宝妈核心难点:需平衡家庭与学习,而且注意力经常被孩子分散。
备考策略:在孩子午休/入睡后,抽时间学习,也可将知识点编成儿歌或故事,如把英语单词融入亲子互动,既带娃又学习。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工,每周固定时间深度学习。
(四)大龄考生核心难点:记忆力下降,学习能力较弱,对电子设备等学习工具的使用生疏。
备考策略:手写笔记+大声朗读结合,例如背诵政治知识点时,边写边读。打印纸质版资料,减少长时间看屏幕的疲劳感。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,并在学习间隙进行轻度运动,避免久坐导致的身体不适。
(五)应届专科毕业生核心难点:刚结束专科学习,易陷入备考疲劳期。
备考策略:专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可迁移到成人高考相关科目,以基础知识点为复习重点,结合近几年的真题,总结高频考点。不需要像统招专升本那样深挖难题。
(六)希望考证的人群核心难点:需同时应对成人高考的学习和职业资格证考试。
备考策略:选择与资格证考试内容相关的专业,比如备考教师资格证可同时报考小学教育专业。做好学习规划,比如一、三、五、七学习成考,二、四、六备考教资。
三、不同科目的复习方法
01政治-
聚焦马哲、毛中特理论,根据“原理-实践”搭建复习体系。
-
关注近几年,尤其是一年内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与政策等热点。
-
大题需要结合理论进行分析,并采用总-分-总结构进行论述。
-
背诵核心单词,可以根据职业、科技、学习等场景进行分类记忆。
-
学习常用的时态(完成时、进行时)、从句(定从、状从)等。
-
阅读抓关键词在文中定位,写作注意书信/议论文模板的使用。
03大学语文
-
可以按朝代梳理文学作品,可重点记忆鲁迅、李白、杜甫等代表人物。
-
文言文重点积累高频词语,实词和虚词都很重要,翻译要准确。
-
作文部分需要准备名人故事、时事素材,做到议论文有理有据。
-
重点掌握导数、积分的核心公式与推导逻辑,尽量不要死记硬背。
-
按照题型分类记忆知识点,比如极限计算、微分应用、多元函数等。
-
总结错题,并及时回顾,针对性突破薄弱环节,确保下次不再出错。
-
重点掌握边际分析、弹性计算等与专业相关的高频考点。
-
掌握基础知识,比如复合函数求导、定积分计算等基础题型。
-
学习速算技巧,利用近似计算、选项排除法提升客观题效率。
-
了解法律法规,梳理总则、物权、合同等编的核心法条逻辑关系。
-
区分清楚概念之间的不同,比如要约/要约邀请、抵押/质押等易混淆概念。
-
围绕案例逻辑进行复习,比如法律关系-对应法条-责任承担三个步骤。
-
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结构、种群增长模型等基础知识与理论。
-
通过能量金字塔、气候-植被对应表等图标进行强化记忆。
-
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生态修复等相关时事热点理解理论知识。
-
熟悉基础知识与框架,比如区分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。
-
掌握不同教学方法、学习动机等理论之间的核心差异。
-
运用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解读“双减”“素质教育”等热点事件。
-
梳理中西方绘画、戏曲等文化艺术的发展阶段和代表流派。
-
从构图、色彩、旋律等不同角度分析经典艺术作品。
-
结合艺术典型、艺术语言等理论分析作品的具体特征。
-
分块复习,比如按解剖学、生理学、诊断学等板块梳理核心知识点。
-
平时多记多背,也可以使用口诀法强化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与记忆。
-
结合诊断流程、用药原则等临床场景或具体案例理解相关理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