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高考《大学语文》作文是分值占比很高的部分,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能显著提升成绩。结合成人考生的特点和应试要求,这里提供一些关键技巧:
1、精准审题,明确立意
(2)确立中心: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,提炼出一个鲜明、深刻、积极向上的中心论点(主旨)。立意要避免肤浅、庸俗、偏激或政治不正确。成人优势:可结合自身阅历、对社会人生的思考,使立意更具现实意义和深度。
(3)避免跑题:这是大忌!写作过程中要时刻回扣题目和中心论点。
2、搭建框架,结构清晰
(1)列提纲(至关重要): 动笔前花5-10分钟列一个简要提纲。明确:
开头:如何引出中心论点?(设问、引用、现象描述、开门见山等)主体:分几个层次论证?每个分论点是什么?用什么论据支撑?(建议2-3个分论点)
结尾:如何总结升华?(呼应开头、重申论点、发出号召、展望未来等)
(2)结构推荐:
经典三段式:
引论(提出问题/点明中心)-> 本论(分析问题/论证中心)-> 结论(解决问题/总结升华)。这是最稳妥清晰的结构。
递进式: 分论点层层深入,由表及里,由现象到本质。
并列式: 分论点从不同角度、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(注意分论点间要有逻辑联系,避免重复)。
3、内容充实,论证有力
(1)论据选择:
典型性: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例子(历史人物、名人故事、社会现象、经典作品、亲身经历等)。成人优势: 生活、工作经验是宝贵的素材库,适当运用能体现真情实感。多样性:避免单一化。可结合古今中外、不同领域的事例、名言警句。
准确性:确保事例、引文准确无误(时间、人物、事件等)。如不确定,宁可不写或模糊处理。
时效性:适当引用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素材(如科技发展、社会热点、模范人物),体现关注现实。
(2)论证方法:
摆事实,讲道理:这是核心。对论据进行分析,阐明它如何支撑分论点和中心论点,避免“观点+例子”的简单堆砌。对比论证:正反对比,突出观点。
比喻论证: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。
引用论证:引用经典名言、诗词、俗语增强说服力(要准确、贴切)。
(3)联系现实(加分项):在论证过程中或结尾处,尝试联系社会现实、个人成长或时代精神,体现文章的实践意义和思想深度。
4、语言表达,文采斐然
(1)规范准确: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,避免错别字、病句、网络用语、过于口语化的表达。
(2)流畅自然:句子通顺,语意连贯。(3)简洁有力:避免啰嗦重复,力求言简意赅。
(4)适当文采:
善用修辞: 比喻、排比、对偶、设问等修辞手法能增强感染力。(注意:不要堆砌辞藻,以表意清晰为前提)锤炼词语: 选择准确、生动、有表现力的词语。
引用化用: 恰当地引用或化用古诗词、名言,增添文化底蕴。
(5)情感真挚:即使是议论文,也要有真情实感(尤其在联系自身经历或结尾升华时),避免空洞说教。
5、卷面整洁,细节制胜
(1)书写工整:字迹清晰、易于辨认是基本要求。尽量做到端正、干净,避免潦草。卷面分很重要!(2)标点规范:正确使用标点符号,尤其是句号、逗号、引号、书名号等。
(3)段落合理:段落不宜过长或过短,一般5-8行为宜。开头结尾段落可稍短。
(4)字数达标:严格遵循字数要求。写太少会扣分,过多也影响时间分配和卷面。建议写满700字左右比较稳妥。
针对成人考生的特别建议
-
发挥阅历优势: 你们丰富的人生经历、工作经验、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是宝贵的财富。在立意、选材、论证时,有意识地融入这些思考,使文章更具深度和现实感,避免学生腔。
-
时间管理: 考试时间有限。平时练习要掐时间(建议作文部分控制在50-60分钟内),掌握好审题、列提纲、写作、检查各环节的时间分配。列提纲是节省时间、保证不跑题的关键!
-
关注社会与时代: 适当了解时事热点、社会思潮、主流价值观。作文题目往往与社会、人生、文化相关,有现实认知能更好地立意和论证。
-
扬长避短: 如果文字功底不是特别强,优先保证结构清晰、论点明确、论据基本恰当、语句通顺、卷面干净。在稳的基础上再求“亮点”(如一个深刻的立意、一段精彩的论证、一个贴切的引用)。
-
积累“万能”素材: 准备一些经典、通用性强的人物事例(如:司马迁、苏轼、鲁迅、钱学森、袁隆平、张桂梅等)、名言警句(关于坚持、诚信、责任、学习、逆境、家国情怀等)、优秀传统文化典故等,并能从不同角度解读它们,以便灵活运用。